负责政府及公关事务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陈伟锭将于3月31日离职。和此前的微软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离职、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离职不同的是,他离职的消息,并没有引起公司内外的强烈“震动”。
对于陈伟锭的离职,英特尔中国方面表示是个人原因。而我认为,他的离职 “另有隐情”,偶然中存在必然。我做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陈伟锭有中国总裁之名、却无中国总裁之实——在英特尔中国供职12年之久却没有成为英特尔中国的实际“代言人”,而负责销售及市场营销的中国区总经理杨叙却成为事实上的英特尔中国“代言人”,拥有更高知名度和媒体曝光率。陈伟锭本人在中国IT业的名气和影响力,远不如同职位的其他跨国IT企业中国区总裁,如陈永正、孙振耀等。
二、尽管英特尔去年以来在政府公共事业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目前还难以体现在数字化的业绩上。与市场销售业务相比,政府公关事务不是短期能见效果的,所以,相比于负责销售业务的杨叙,在“业绩说话”面前,陈伟锭的“腰杆”就显得不够硬。
三、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英特尔中国策略发生了转变,陈伟锭如果继续留在英特尔就不得不面对新的要求和挑战。2007年英特尔中国正式脱离亚太区升格为中国大区,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这意味着英特尔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此同时,英特尔也认识到了与中国政府合作的重要性,明显加大了与中国政府的合作与投入,英特尔总部高层也更为频繁地访华公关。但相比于老盟友微软和老对手AMD,英特尔在政府公关形象上还需要突破。
我记得几年前,微软在中国市场遭遇“垄断”和“强势”等指责的“高峰期”,一位微软的高层人士无奈地对我说:“其实我们和英特尔是同样的企业,从市场占有率上看,我们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为什么大家都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微软身上了?”的确,那时,人们盯着微软而忽略了对英特尔的“垄断”质疑,这给“低调”的英特尔以“闷头赚钱”的“空当”。而现在,曾经给人“垄断”、“强势”印象的微软已经变“软”了:从支持各地政府部门信息化、与众多本土软件企业投入真金白银的合作、对中国市场的技术投入,到现在在软件产品价格上放弃全球统一标准、专门为中国做出改变,这些都让人感觉到微软的“用心良苦”和诚意,微软逐步得到政府和合作伙伴的认同,有关指责微软垄断、霸道等负面声音基本平息了。
在微软变“软”后,英特尔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实际上,“刺激”人们对英特尔“关注”的不仅有微软的“变软”,还有英特尔WAPI 曾与中国政府公开“对抗”、以及对手AMD在中国市场的积极姿态。
2004年10月24日,关于AMD向中国转让x86微处理器核心技术的新闻出现在新浪等主流网站的头条位置,并且持续了3天,科技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领导和有关政府方面负责人都出席了此次技术转让签字仪式。此次技术转让被看做是AMD送给希望发展自有芯片技术的中国的一份大礼。而此时,英特尔却在对待中国力推的无线标准WAPI上持强势态度,这引起了中国政府和有关行业协会对英特尔的不满,曾有3个行业协会联合上书,建议在政府采购中取消明显对英特尔有利的硬件配置规定。
而最终迫使英特尔对中国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的是AMD在中国受到的欢迎和取得的业绩。从2007年初中国大区独立,到2007年3月英特尔宣布在大连投资建厂、英特尔总部高层频繁访华公关,到投资软件和教育等积极举措可以看出,英特尔已经认识到,和政府、合作伙伴搞好关系的重要性。
然而,要与政府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离不开擅长“搞关系”的公关高手,微软和AMD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的突破进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微软前大中华区总裁陈永正和AMD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都是让微软和AMD“穿上唐装”的“公关高手”。国家主席胡锦涛2006年4月访美期间,微软与联想、方正等签下巨额大单,我参加了当时在微软总部举办的发布会,微软CEO鲍尔默在发布会现场表示,“感谢陈永正和他的团队的努力”;而AMD总部高层对郭可尊更是高度认可,不止一次地说:“是Karan(郭可尊)让AMD连接到政府市场、更本土化的经营。”
谁能担当英特尔“公关高手”的重任呢?陈伟锭离职后,英特尔的政府公关之路如何走?一直以来,英特尔都在奉行“双位一体”的管理策略,即一个职位设两名高管。有分析认为,此次陈伟锭离职后,未来英特尔中国区将由杨叙独掌大权。与讲英语、生活方式“西化”的陈伟锭不同,中国土生土长的、沟通能力很强的杨叙,无疑比陈伟锭更适合做英特尔中国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然而,英特尔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一些人印象中的“垄断”和强势形象,变得更中国化、更有亲和力,对于进攻型、长期指挥作战的实战型经理人杨叙是考验也是挑战。实战派的杨叙能否成为“公关高手”,为英特尔中国本土化做出突破,还有待证明。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占普网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