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把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列为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战略,资源整合将成为电子政务持久
的重点和热点。
资源整合包括整合已有的网络资源,建成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政府门户网站资源,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和企业;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府跨部门的业务应用和工作协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宏观决策的重大作用。
因此,电子政务资源整合需迈开大步前行,政府可从网络、网站和政务信息资源三方面研究合理的整合解决办法,把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保障和促进电子政务的应用和发展。
网站:提高整合应用水平
在政府从管理型职能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变过程中,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程度和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政府服务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积极务实地实施电子政务,应推动政府网站、数据库和相关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增加政府网站的便民服务应用项目,丰富服务内容、增强服务功能和业务协同功能。
● 推进政务公开、实现网站资源整合应用。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政务信息发布力度,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
第一,应更加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政府门户网站应及时发布重大行政决策、法规规章、政策性文件和政务动态等各类重要信息。
第二,要强化网上办事功能,加强网站服务窗口与业务系统之间的结合,每年按照一定的进度要求,推进行政许可项目在线办理。
第三,应了解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需求。通过精心设置的公众互动栏目,及时了解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政府门户网站的栏目功能设置应充分考虑推进政务公开、改善公共服务、增强公众互动等核心需求。政府门户网站总入口最好统一,并提供政务资源目录和网站导航功能,准确引导访问者到达相关政府网站。另外,还需要整合各类网上办事服务资源,通过立体化、规范化的整体展示,全面提升网上办事整体服务能力,为企业、居民提供更加直观、便捷的咨询平台。
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应遵照“前台统一,体现以人为本”、“后台整合,强化互联互通”的原则。政府门户网站前台有多大功能,最终取决于后台的整合和互联互通。
● 采用政府网站群架构,实现各级政府资源整合应用。
为提高政府门户网站水平,避免分散建设、重复投资,应对分散在各级部门网站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利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网民和政府各级机构,这是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要求。
建立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政府门户网站群”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应逐步开发共享共用的网站群体系,在构建政府门户网站的同时,建立起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的主站,和以部门级网站及其应用为基础支撑的若干子站,形成主站与子站的集合,这就是统一规范的网站群体系。这种思路,既可加快网站建设和网站部署的步伐,又可统一标准、实现资源互通共享,还可节省大量投资。
在涵盖目前门户网站功能的基础上,可搭建门户网站群整体框架,建立各级政府统一对外的门户和窗口。这样才能对各级市、县门户网站和各市、县专业网站实施有效整合,实现对政府网站群的统一导航、分类、搜索和统计。由此形成门户网站对各类应用系统的整合标准和机制,实现门户网站群集中展现、各系统分布式管理的模式,通过政务公开、网上办事、网上咨询及投诉等应用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能力。
要实现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公众参与”三大功能,关键的一点是要结合各级政府及部门的实际情况,将以为用户服务为中心的理念与本地区、本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相结合,充分实现政府各种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
随着政府网站“一站式”服务的应用发展,政府网站群必然要以资源整合和共享作为基础条件。在构建省级政府网站群的过程中,资源整合问题贯穿于网站群的初期建设以及后期维护的整个过程中。建设政府门户网站群也涉及到大规模子站建设,以及原有网站资源和应用系统的资源整合问题。
在网站群的建立初期,需要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资源整合模式和分类方法。通过调查服务事项,形成网上信息和服务资源目录。该目录要明确规定各部门应该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实行“统分结合,以统为主”的资源管理体制。
在网站群的运行维护中,也要不断整合主站和子站之间的信息,以保障信息的即时性和一致性。目前,大多数政府站群维护人员常常感到网站的有效内容匮乏,已有信息的更新也不及时,其根源在于主站与部门子站之间脱节,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缺少有效整合。
要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必须在网站群与现有政务应用之间建立协同资源整合机制,使得主站与部门子站实现互动,在站群与政务业务应用之间建成沟通机制,从而让主站成为提供“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和整合政务信息”的窗口,成为区域内所有政府服务的统一电子门户窗口。
政府网站在整合资源的同时,必须根据公众参与和公共服务(在线办事)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系统功能建设。建立网上的沟通渠道,提供网上论坛、民意调查、在线访谈等对话交互功能,提供从服务事项公示、表单下载、在线申请、在线咨询与投诉,到办理过程和办理结果公示的服务功能,且应具备动态表单定制能力。
网络:打造统一政务平台
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政务部门要通过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政务内网是党政机关内部的办公网,主要运行内部公文等信息,实现协同办公,应与公众网络和其他外部网络实行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在公共网络平台上构建的服务社会的业务系统,各部门网站通过公共网络与政务外网综合门户网站连接,并在与公共网络连接端口处采取必要的逻辑隔离措施。
● 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基础上,架构其他重要平台和应用系统。
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可充分利用各专业部门的专项应急指挥设施和资源,建立固定、机动、现场三大互联互通、灵敏快捷的指挥系统和信息平台;并与部队、武警等指挥设施实行应急联动,为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可靠、多手段、不间断处置的保证。对于省一级应用来说,各地、各部门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要与省应急指挥中心三类信息平台对接,形成以省应急指挥平台为中心,以省级和市级应急指挥平台为节点的综合应急指挥平台体系。
在省一级平台建设上,以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基础,可建设和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全省各有关部门信用信息联网互通,逐步把信息归集和使用范围扩大到市、县(市)。应该提高归集信息质量和利用效率、充实数据内容、加强数据分析、保障信息交换、完善联动监管。各市建设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其技术规范、数据标准等要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衔接,确保能与省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政府还需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保障发展的要求,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等为主要内容,分级建设与管理网络信任体系; 另一方面,还应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应急响应与容灾备份体系,建设灾难备份中心,形成互为备份的信息保障系统。
● 建设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有线和无线的互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无线网络技术在政府领域的深入应用,电子政务将从“有线时代”
走向“无线时代”,政府部门也将从“有线政府”变成“无线政府”。
移动政务平台可以在电子政务网平台上实现相关的应用系统,为各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提供内部办公短信服务应用,包括会议通知、办公通知、事务提醒、个人短信等。另外,还可以面向公众提供政务信息、民生信息等短信服务和门户网站WAP信息服务。
移动电子政务平台延伸了电子政务系统,既是对传统的电子政务的补充和完善,又能充分利用办公人员的手机、笔记本等移动设备,提高办事效率,使政务与民众的沟通和服务更及时。
信息资源:完善共享管理机制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对政府业务和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分类、组织、标准化的过程,以满足政务业务协同对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需求。它不只是一个技术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机制的过程。同时,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应体现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业务之间的关联性,以满足政务业务协同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 未来政府的“大部制”管理改革,需要整合政务信息资源。
十七大报告提出政府要按照大部制管理,这也会深刻地影响到今后电子政务系统的模式及信息资源的采集、共享和利用。按照大部制的要求,统筹政府的信息资源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配合大部制管理模式的推进和跨部门应用的协同,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业务线”思路将被越来越多的机构所认同。“业务线”思路是目前解决电子政务中跨部门业务协调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案,其基本要义是将一些受众面广、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完成的审批或者办事项目提取出来,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部门各自为政。
政府部门信息中心可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原则,生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平台,实现各地、各部门信息交换平台互联互通,建成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基本实现部门间和各级政府间信息的顺畅汇聚和传递,为实时在线信息交换、业务协同、公共服务、辅助决策等提供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
● 加强基础数据库的建设,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应用。
信息中心要以人口数据库、法人单位数据库、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和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基础,以部门业务系统和跨部门应用系统为重点,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基础数据库实行物理上分别建设、逻辑上统一管理的策略。各基础数据项的责任部门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要按照“一数一源多用”原则,不断丰富基础信息资源,保证数据项准确完整和及时更新。
政府部门可依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和基础数据库,按照条块结合、纵横联合的原则,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有序采集、更新和应用。使政务信息资源在同级政府各部门间得到横向交换、共享和公开,并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纵向传输,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的信息需求。
● 基于目录体系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解决资源整合应用的关键因素。
从政务信息资源的特点和应用需要来看,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务活动密切相关,政府信息资源产生于政府活动的各个环节和部门。政务部门在履行职能、办理业务和事项中随时都会产生政务信息资源,这些资源的分布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域的,并且随着政务业务的开展不断产生和变化,是一种与政务活动相关的动态信息资源。所以,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应体现政务信息资源与政府业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动态性,建立以业务需求为依据、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的机制,以满足协同业务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要。
基于目录体系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依靠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以各种方式进行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描述和记录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名称、业务属性、主题、分类、来源、提供部门等各种属性,即信息资源的元数据,通过元数据描述协同政务流程的上下环节关系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根据此功能,既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元数据(资源目录)直接查询和定位政务信息资源; 也可以在业务运行的过程中通过交换服务目录由交换体系实现政务信息的动态交换整合,保证共享的信息资源是最新的和准确的。这两种方式都可以避免产生过时数据。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还可以在政府部门内部进行全面的业务梳理和信息资源调查,编制部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对部门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同时可以根据某个应用主题,站在跨部门的角度进行业务梳理和信息资源调查,根据业务需要明确部门间的信息共享需求,建立政务应用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如应急指挥、领导决策等信息资源目录。
针对主题应用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设计人员需要在梳理各政府部门职责和业务的基础上,分析应用主题的关键要素,提出与该应用主题相关的信息指标体系,围绕信息指标,调查、收集和编制信息资源应用共享目录,依据目录整合相关政务信息资源。
因此,基于目录体系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具有业务驱动、按需整合的优势,同时可以适应政务信息资源随业务动态变化的特点,保证整合后的政务信息资源及时准确,是政务协同建设的基础。
资源共享 促平谷区电子政务建设
平谷区信息化建设情况
政务信息化:平谷区建立起区政府门户网站京东绿谷信息网和区综合信息门户网站E畅网,2004年~2006年,京东绿
谷信息网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国家机关网站奖、首都之窗公共服务奖; 2007年4月25日,科技部、信产部等部委联合在平谷召开了“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总结会,对平谷区国产软件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初步确定将平谷区列为 “十一五”国产基础软件应用重点支持单位。由平谷区自主研发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先后4次被国际OA组委会评为典型应用系统。
教育信息化 2001年,平谷区所有的中学和中心小学全部实现了宽带连接,建立了教育资源库,实现了教师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在全市第一个实现了“校校通”。
农村信息化 2001年,平谷区光缆已经覆盖了全区273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 2003年,平谷作为北京市的农业信息化示范区,通过了市科委、市信息办的验收; 2005年平谷区利用无线网技术,实现了光缆到村,无线入户,低成本解决了信息化建设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2006年11月平谷区被信息产业部定为“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示范区”; 2007年4月29日,国信办、信产部、商务部、农业部等六大部委在平谷召开了“低成本推进信息化工作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等专家对平谷区低成本信息化建设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平谷模式”值得在全国推广。
企业信息化 平谷区先后建立了两个市级“信息化带动现代制造业”示范点 北京沃托玛腾有限公司和燕兴隆实业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平谷区信息中心承担信息产业部“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平谷区工业信息化港湾建设与示范应用”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发展搭建良好的软环境。
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简介
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公文管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程办事代理制系统、农村综合系统、政务督察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等十几个模块。
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资源整合为原则,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实现协同办公和提高行政效能监察为目的,同时促进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
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建设特色
该平台的建设,是为实现以人口、法人、自然资源与地理信息、宏观经济电子政务四大基础数据库的统一和集中管理服务的,并以此为核心建立为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基础性和公用性数据的公用数据平台,实现人口、法人和宏观经济数据以地理信息框架为核心的信息资源整合与集成,实现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维护更新和共享服务。
建立为政府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和整合服务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政府部门的数据交换、共享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基础性和公用性公用信息的平台(即数据应用系统),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基础性和公用性信息服务。
1.资源整合、数据共享。
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平台对区域内政府的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的是政务内网的建设,包括专署系统、网上办公、信息服务、行政事务等27个子系统及模块。该平台主要搭建基础信息、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三大子平台,最终实现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和地理信息等资源的整合集成,共享交换、统一管理、维护更新,为各部门协同办公、决策支持、公共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应急指挥等提供支持帮助。
2.一体化、集成式的解决方案。
按电子政务的建设要求,整个平台将工作和业务数据在全区机构实现大小循环,把单个的业务应用、分散的数据库、静态的网站等集成整合到一个可管理的政务平台; 依托覆盖全区的宽带网以及覆盖到村的无线网,通过相互间的业务联系将各委、办、局、乡镇、街道等政府核心业务职能整合到平台上,实现机构间的协同办公; 面向公众的外网政务业务系统与面向办公的内网应用系统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一体化,获取实时业务信息,统计分析结果,提供领导决策支持信息,并能处理各种办公信息。办公系统提供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从桌面办公到公文流转、档案管理的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
3.正版国产化。
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不仅实现了跨平台,更重要的是整个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全部使用了国产基础软件。
4.J2EE
架构的技术路线。
平谷区电子政务平台采用了J2EE技术构架。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支持三/多层构架,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库访问层分开; 独立于特定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 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 支持消息服务和支持XML技术;支持Web Service、EAI和组件化开发; 支持集群和失效转移,提供良好的可拓展性和容错性; 良好的系统安全性和可扩展性。
5.大平台流转,小平台办理。
建立一个统一的公文传输及处理系统,在区内以“大循环套小循环”实现电子公文的无缝流转,解决了电子文档最后的归宿问题,实现了“文档一体化”。各机构通过电子政务办公平台,实现协同办公,即大循环; 同时,机构内部局域网组成的物理环行结构,在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支撑下,又组成各机构内部的逻辑环行结构,将内部各科室有机地衔接在一起,形成机构内的小循环。
6.人性化设置、灵活易用。
系统集成了消息提醒、手机短信提醒以及各种图形化统计报表等等各项功能,使平台应用起来更加方便、人性化。B/S结构使得客户端完全基于浏览器,从而保证了用户端使用的简易、直观和低维护性。采用Web浏览方式实现对有效信息的综合查询,并以报表、图形的方式直观地反映数据变化。
平台应用成效
1. 实现了公文处理和归档的一体化,初步实现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平台将各种公文格式转换成统一的电子文件格式,同时完成电子公文的统一传输、保存、管理,保证了纸质公文与电子公文的一致性,率先实现了“文档一体化”。
2. 优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事,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按照北京市《网上审批业务编码规则》、《网上审批信息交换技术规范》、《网上审批业务流程描述规范》三项标准,平台上新增加了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平谷区网上行政审批系统”,并通过安装与市级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环境的中间件,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与北京市网上审批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换,解决了独立业务系统与平谷区网上办公平台不能对接的问题。
3. 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节省时间,降低办公成本。
电子政务办公平台的搭建,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模式,应用平台后,公文可以做到在签发的同时进行签收,阅办完的同时即能移交归档,解决了乡镇来回取文和公文处理问题。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占普网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