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
明朝墨客的舞台离骚
士大夫:用血泪谱成的旖旎之声
昆曲保留了中国文化最为优美和悠扬的形式,形式上是“载歌载舞”,内容上是“至情至性”。人物身段优美,把文学、音乐、舞蹈等元素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了一起。
昆曲在明代诞生时,叫做传奇,而传奇作者多有非常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朝为官的,所以他们基本代表了士大夫的趣味。他们所创作的这些故事,绝大多数是“至情至性”。汤显祖写《牡丹亭》时,家人找不到他,最后发现他哭倒在后院,原来他写到了杜丽娘死后,春香收拾遗物时,写到一句“赠春香还是旧罗裙”,顿时痛不可忍。
昆曲,中国人时尚进化的产物
如果从更宏大的历史维度上看,中国文学样式由简而繁发展。开始非常朴素,像小孩子呀呀学语,从几个字开始,逐渐出现了句式。
最早从诗经开始是四言诗,到汉代的古式诗经变成为五言诗,后来为了寻求跌宕的节律,到了魏晋晚期开始出现新体诗,也就是七言诗。在唐朝,格律诗成熟为七言律诗,而在宋代演绎成长短句,也就是宋词。当宋词变化得更为跌宕,并开始配曲,就形成了元曲,本身叫散曲或套曲,总体来说就是:“言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元杂剧已开始演绎悲欢离合的故事,后来4本体量已不能满足,所以从《西厢记》开始变成五折,后来绝大多数明传奇如《长生殿》、《桃花扇》一律五十折。情感要越来越精良细腻的表达。明代市民社会已真正成熟,经济基础发达,形成一个有余力进行全社会阶层审美的朝代,文人士大夫趣味成时尚,风行于世。
明朝与大汉大唐相比并不算盛世,它是一个孤决的王朝。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段,在仓皇和颠覆的政治制度变革之中,文化审美上却表现了一种绚烂的繁荣。
水磨腔:文人的闲趣少女的幽情
昆曲的词是迄今为止我们能看到的最为精雅的戏曲脚本。当京剧兴起后,其他的300多种声腔统称为花部,唯独昆曲为雅部,而雅部之称完全源于它的文学特征。
《牡丹亭》在“游园”的开场:“唱的鸟情思,吹来闲庭院,遥样春如现”,从文学角度来说表现了工稳典雅的士大夫趣味。这种对于流光转瞬既逝时心中的痛惜,不只表现了杜丽娘一个女子的伤春,更多地表现了一种纯正的文人趣味。
同样,“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也不仅是杜丽娘的视点,而是整个文人看流光的感触。昆曲在当时作为时尚趣味的极品创作,集中反映了多数文人的雅趣。昆曲民间叫法为“水磨腔”,可以体会到昆曲的细腻婉转,以及极其精良圆润的质地。后来昆曲被宫廷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从政治上到文化上对昆曲的肯定,昆曲也就成为非常主流的王室至尊。
一些生死恩怨已经突破了我们凡俗的想象
一百多年以来,京剧在民间渗透,人文性衰落。社会性提升,审美趣味下移,昆曲对于广大老百姓来讲,实在过于雅致,《琴挑》中陈妙常一出场,谈琴道:“倒琴弹像月明中,谁家月夜琴三弄,细数离情曲未终,人在蓬莱第几宫?”一种问话,更像唐诗宋词,跟京剧句式相去甚远。文化要走向普遍社会大众,就要放弃一些高端趣味。而昆曲在文人趣味中流传甚广,这其实是一个王朝在鼎盛时期,里面一些生死恩怨已经突破了我们在凡俗的想象,这也就是昆曲的价值所在。
园林:侏罗纪的自我世界
晚明曲家兼藏书家祁彪佳的《越中园亭记》中说“越中,众香国也”,越中士人都有修筑亭园的嗜好,整个越中都成了一座大花园。小品文作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他曾经在天镜园小住一段时间,每天早晨打开窗,捧起一本书来读,似乎每一个字都成了绿的。
对文人而言,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和优游园林是人生三大终极理想,园林是他们灵魂安息蛰伏之处,这个经营生活闲雅空间的念头伴随着他走到了生命的绝境,1711年,因《南山集》引发的康熙朝第二起文字狱把翰林院编修戴名世送上凌迟处死的刑场时,最让这个明末遗民念念不忘的是他惦念了一生的想象的园林:意园者,无是园也,山数峰,田数顷,水一溪,瀑十丈,树千章,竹万个。主人携书千卷,童子一人,琴一张,酒一瓮,其园无径,主人不知出,人不知入⋯⋯其童子伐薪,采薇,捕鱼,主人以半日读书,以半日看花,弹琴饮酒,听鸟声、松声、水声,观太空,粲然而笑,怡然而睡,明日亦如之。岁几更欤,代几变欤,不知也⋯⋯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占普网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