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酒,各有各的路数,各有各的精彩。但几乎很少有人希望自己的亲人以像震华那样与酒结缘。在他很小的时候,那好酒的父亲便会用筷子头儿蘸几滴金门高粱给儿子喝,其实这也算是常见的父子之间的天伦之乐。不过随着事态发展下去,就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俞父逐渐喜欢上了威士忌、干邑等舶来烈酒,并鼓励才上小学的儿子饮用超迷你的一杯,幸亏某天俞的老师闻到了她学生嘴里的酒气,晓以利害,才及时制止住了俞父这种随性洒脱的教子方式。不过,俞震华的骨子里从此便与酒结下了终生的缘分。
随着在设计圈儿的名头越来越响亮,俞震华参加各种酒会的机会逐渐应接不暇。一开始还都是喝威士忌等烈酒,自小喝烈酒“长大的”的他自然不在话下,爱喝也能喝。随着葡萄酒时尚在宝岛的风靡,俞震华也逐渐被优雅的葡萄酒征服了,他成了台北葡萄酒品鉴会和葡萄酒晚宴上的常客,号称尝过所有波尔多列级酒庄。由于以前的口味太重,他喝葡萄酒也更青睐Latour、Pichon Baron等口感雄浑、酒精度偏高的所谓男性化的葡萄酒,反而对国内大热的Lafite、Mouton不是那么感兴趣。
俞震华也希望葡萄酒能为自己的一双女儿平添些气质,至少能多一种享受生活的健康方式。也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启发,他会给上小学的女儿少量喝一些兑水的葡萄酒,特别是薄若莱新酒,他的女儿对其情有独钟,每次看父母喝葡萄酒的时候也会吵着要喝只有十一月才有的“葡萄汁”。俞震华觉得这种潜移默化是培养她们长大后爱好葡萄酒的绝佳途径,而且葡萄酒的保健作用是不分年龄的,如此低的酒精度根本不会损害健康,即便是小孩子。
要热情,也要理性
生在台湾,现定居上海的俞震华先后见证了海峡两岸葡萄酒圈儿的繁荣发展,所以对二者之间的特点比较有发言权。在他看来,以上海为代表的内地葡萄酒市场以及文化氛围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了。酒迷们的热情几乎能彻底击毁酒商的自信心,他一个在台湾做得很大的葡萄酒商朋友见到几千一瓶、甚至几万一瓶的高价葡萄酒在上海的惊人销量后艳羡不已,声称照这样卖,就是他多年来存的货也供不上需求。不过在俞震华眼中,这种消费热潮迟早要退去。应该把喝好酒当成一件艺术品似的来欣赏,否则就算是白来的酒也是暴殄天物,一顿饭开好几瓶1982年的Lafite实在是值得商榷的。
这种繁荣和热情的确让俞震华不太适应了。刚刚参加完上海的波尔多2004年Grand Cru品鉴会,赶集一样的热闹让他终于忍不住发了几句牢骚。“葡萄酒,应该静静地享受!”他觉得这种品鉴会或是晚宴应该要收取高价的门票或是严密地安排妥,组织者盈利不是目的,就是要为与会者创造出最适合享受葡萄酒的氛围,否则会影响人们对葡萄酒的印象,无论对宣传还是销售都没什么积极的效应。记得有一次,他在美国的一个百货公司里碰上葡萄酒推介活动,会场是按品牌分类安排在各自独立的空间里进行的,虽然人很多,但井然有序,人们都能安静地品评,不会让人感觉到自己喝的只是非常低廉的VDP葡萄酒。当然,国内的葡萄酒文化氛围要想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时日。
他买的是“便宜”酒
不要以为俞震华主张理性消费,就不会买贵酒,他最钟爱的还是波尔多名庄。只不过,他找到了买“便宜”酒的窍门。由于分销渠道和媒体宣传的差异,与Lafite和Mouton在内地流行不同,台湾最热卖的名庄是Margaux和Latour。因为“玛高”的“高”字十分吉利,所以那些想升官发财的人都会喝Margaux。
可以想见,Margaux在宝岛的风头绝不逊于Lafite。前一阵子曾经听一个波尔多的酒庄主人说一直搞不懂为什么Margaux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突然流行开来,我想台湾那些迷信的酒迷们应该是功不可没了。这个传统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减弱的迹象。这个差异让精明的俞震华钻了空子,他往往是在台北买Lafite和Latour,而在上海买Margaux和Haut Brion,不知道那些羡慕他总能买到便宜好酒的朋友是否参透了他的这个“不能说”的秘密。
他心目中的“年份”
这里说的可不是什么1982,2000等一般意义上的Vintage。恰恰相反,传奇年份曾经让他“伤心欲绝”,有一次他如获至宝地淘到了一瓶1975年的Latour,结果发现已经严重Corked,伤了本钱事小,败了兴才叫人难以忍受。从此他对老年份的酒总有种“敬畏”的心理。他心目中的第一个好年份是1986年,不是因为这年酒好,而是因为他和他太太是在1986年相识的,目前市场上这个年份的酒已经奇货可居,而且价格不菲,但俞震华只要见到还是有多少收多少,每年的结婚纪念日都会开一到两瓶,如果要到金婚纪念的时候还能喝的话,对储存条件的挑战可就大了。当然,他一双宝贝女儿出生的1998年和2005年也成为了他收集的对象。俞震华把台湾的酒商大同阿瑟顿进口的四箱第一批到台北的2005年Latour一口气包下来了,因为是熟客,所以价格很优惠,谁知后来2005年的酒疯涨,结果至今他还经常被“追债”请客。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占普网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