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动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发展,在中国的确有一些人先富起来了。当初创业之时,目标非常明确,生活充满了动力。那时眼看着企业一天天做大,生活一天天由温饱到小康,再到中产,大富,其间的幸福自不必言。但大富之后却迷茫了,还那么辛苦地做企业为了什么?赚来的钱做什么用?人生的未来在哪里?动力是什么?
遇到这个问题的人可以读一读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这部小说描写了布登勃洛克家族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经历了从追求富裕,到追求政治地位,再到追求精神享受的历程。当他们失去追求时,就演出了一幕豪门恩怨。经济学家把激励他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称为经济进步的“布登勃洛克动力”。这种动力推动一个人、一个家族和一个国家的进步。当这种动力失去时,衰亡就要开始了。
一个人能不能幸福不在于钱多钱少,关键在于有没有这种不断追求新目标的动力。不少人在贫穷时有一种脱贫致富的动力,有目标就有奋斗,奋斗的成果无论大小,都会给人带来幸福。但富裕之后往往失去目标,失去奋斗的动力,反而有一种迷茫的痛苦。因此,富了以后,仍要保持幸福的状态,就必须有新的追求目标,新的动力。
其实富是相对的,谁也不敢说自己达到了财富的顶峰。与比尔·盖茨这样的富人相比,你永远是贫穷的。追求更多的财富决不是罪恶,世界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追求财富的过程。一个人的生活需求,甚至奢侈性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不算富。有更高的财富目标,不断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是一个无止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你一定会感到幸福。一个人有这样的目标,不以过去的财富为满足,工作有动力,生活就幸福。富了以后还要追求更富,让资产更上一个新台阶,这就是一种新目标。这种目标不是贪得无厌,而是把创造财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也还有不少人富起来以后,不想再追求财富,那么,就换一种生活方式。比如说,为社会做点有益的事。从创造财富转向政治活动就是一种选择。如果你从政的目标不是当官或利用权力致富,而是想用权力为社会做一点好事,像施瓦辛格当州长那样,你就有了新的目标。有钱了去当官不必贪污受贿,可以用自己致富的经验带动更多的人致富,你会受到别人尊敬,会有社会地位。这种荣誉给你带来的幸福也许还会超过财富。
另一种选择是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许多人富起来之后都作出了这种选择。无论是把财富捐给社会公益组织,或者是当一名义工帮助别人,你都会从中感到幸福。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亚当·斯密把“利己”和“利他”都作为人的本性。人是有同情心和爱心的,自己富起来以后去帮助别人,满足了“利他”的本性,同样是幸福的。在国外时,我结识了许多富有同情心的义工,他们或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者自费到国外从事教育、医疗、扶贫等工作,他们谈起这种工作的感受,满脸是灿烂的笑容,不亚于某个投资项目的成功,或又赚了一百万。为别人而使用自己的财富也是一种目标,是一种生活的动力。
当然,富了之后,物质享受满足了,还可以追求精神享受。读读文学作品,听听音乐,欣赏名画,与朋友一起闲聊或外出旅游,都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同的幸福来源。物质享受是有限的,精神享受是无限的。追求这种精神享受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你会感到这世界更加美好!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占普网
0 评论:
发表评论